当前位置:首页 > 农技中心 > 部门动态 > 二代粘虫发生趋势预报

二代粘虫发生趋势预报

 二代粘虫发生趋势预报

 

一、发生趋势

根据我区一代粘虫成虫发生情况,结合我区历年资料、当前成虫诱测情况和种植业结构,以及气象条件综合分析,预计我区今年二代粘虫中等发生,局部地区和高粱连片区偏重发生,发生时期为6月下旬到7月上旬,较历年推迟发生。

二、预报理由

1. 虫源基数。山西省一代成虫5月下旬在各地陆续进入发蛾盛期,预计今年二代粘虫在全省中等发生,局部小气候适宜、落卵量大和杂草多的区域将出现高密度田。我区灯下系统观测,5月17日始见,晚于常年,5月30日~6月1日出现蛾峰,蛾峰提早5~7天,到6月10日灯下成虫不断出现,累计为52头,蛾量高于近年,突增现象明显,其中雌蛾占73.1%,卵巢发育3~5级。田间6月6日未见幼虫。

2.气象条件。我区天气预报降水量6月份为45~55mm,7月份为90~100mm。我区6月8日~10日,南部降水18.1~28.2mm,田间干旱缓解,对粘虫发生消长极为有利。

3.生态条件。粘虫属杂食性、暴发性害虫,我区一般是麦田发生转移到大田作物为害,个别年份在高粱田发生危害。近年来我区小麦面积极少,对成虫落卵不利。但今年调整种植结构后,我区高粱面积加大,对二代粘虫发生有利。

三、防治建议

1.加强测报。二代粘虫属暴发性害虫,突发性强,食性杂,不但为害玉米,还喜食高粱、谷子、水稻及禾本科杂草,三龄幼虫后进入暴食期,历史上我区曾有过暴发年份。因此要求各级农业、植保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,加强调查监测,加强灯下诱测,观察记载,做好田间调查工作,密切注视其发生消长动态,及时进行有效防控。

2.化学防治。药剂防治在三龄前进行,当幼虫达到3~5头/m2时立即进行防治。可用4.5%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0~1000倍液,或1.1%甲维·盐乳油1200~1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。

 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