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小食心虫发生防治预报
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,蛀果蛾科,简称“桃小”。主要为害苹果、梨、杏、桃、樱桃、李、枣等果树,是落叶果树的重要害虫。
一、发生趋势
根据我区近期天气实况和果树生长情况及桃小食心虫发生消长规律,预计桃小食心虫今年在我区中等发生,局部地区偏重发生,防治适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。
二、预报理由
1.虫源基数。据市测报站系统监测,4月5日始见成虫,4月份共诱到2头;5月12~18日达第一次小高峰,累计诱到20头成虫。加之我区部分老果园果树管理粗放,寄主面积大,为桃小食心虫提供有利的越冬场所和发生消长条件。
2.气候条件。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出土期为5月中下旬~6月中旬,有时长达70天。大雨后土壤含水量达10%以上即出现出土高峰。我区5月中旬气温偏高,降水大部偏多。充足的降水十分利于其出土。
3.生态条件。由于我区果园间小气候不同,造成桃小食心虫发生差异大,出土时间不整齐,防治适期难以掌握。
三、防治方法
桃小食心虫在我区发生1~2代。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土层内做冬茧越冬。平地果园树干基周围l米内3~6厘米上土层中最多。山地果园,由于地形复杂,幼虫越冬场所不一,常随落果潜入石缝、土块下等处越冬。防治此虫关键是做好测报工作,采取树下防治为主,树上防治为辅,物理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策略。
1.物理防治:在成虫发生期,用糖醋液或桃小食心虫性外激素诱捕器诱杀成虫。也可每50亩可设置1台频振杀虫灯诱杀成虫。还可在树冠下覆盖地膜,防止成虫出土。
2.化学防治。
①树下防治是基础。越冬幼虫出土高峰期,树冠下地面喷施50%辛硫磷乳油200倍液,或2.5%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,喷洒后浅锄。每10~15天1次,连喷2次,防治出土幼虫。
②树上喷药选对药。在成虫产卵盛期和幼虫孵化期,喷施杀卵兼杀虫的20%甲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,或4.5%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,或1.8%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液,或5%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药剂 。